这些书籍的时候,用的都是秦语。

好一些的,会用秦国与目的地国双语来印刷,有些书籍,则只用秦语来印刷。

虽说现在这种情况还不明显,但一些敏锐的六国人仍然对这种现象产生了担忧之感。

他们担心,长此以往,各国的书籍中将仅有秦语流通,而原六国文字会渐渐消失。

李令月听嬴政这么说,便知是发生过一些事故了。

她拉着嬴政的手晃了晃:“别吊我胃口,快与我说说,可是六国国君派人来盗窃印刷术了?”

嬴政不屑地发出一声冷哼:“他们有那个眼界吗?”

如今山东六国在位的国君,楚王启是自己人,韩王然、赵王偃、燕王喜和齐王建一个比一个糊涂蛋,魏王增倒是比他们稍微清醒些,却是个胆小怕事的,不敢轻易招惹秦国。

这样的人,便是给他们几个胆子,他们都不敢得罪秦国。

“那究竟是谁?你这样说,肯定是六国之人无疑。既然不是六国国君派来的人,便只能是六国民间的有识之士了。”李令月道。

“说来,此人与令月你还有几分瓜葛。”嬴政道。

李令月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己近日接触过的人,没有任何头绪。

自打驻扎在长安之后,与她接触的不是咸阳宫的人,就是嬴政的心腹爱将,总不可能是这些人背叛了嬴政吧?若真有自己人在背后捅嬴政刀子,只怕嬴政面上的表情也不会这么放松了。

李令月又将回忆的范围扩大到自己率军来到战国时代之后,在来秦国的路上,她曾接触过的那些人……

她挠了挠自己的脸:“莫非是廉颇?还是韩非?总不可能是小张良吧!”

廉颇在离开邯郸前往大梁之时,便已对如今这位赵王心灰意冷。如今廉颇在秦国颇得秦王赏识,奉命跟着李斯,为变法开道,他不太可能会背叛秦王。

那么,是韩非?可韩非不是跟在李斯身边操持变法之事吗?

变法之事这般繁杂,若李斯还不能榨干韩非的精力,以至于韩非有余力想东想西,那李斯也太没用了吧?

“是张良。那孩子不愧是日后的‘汉初三杰’,年龄虽小,却多智近妖。多少成人都看不透的事,却让他一介孩童给看了出来。”

在听

章节目录